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作《相见欢》,又名《乌夜啼》。它以深沉的忧思和浓郁的抒情,表达了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以及内心的无限哀愁。
上阕开篇即发问,“春花秋月何时了”,看似对自然景物的感慨,实则蕴含着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无奈。紧接着“往事知多少”一句,将思绪拉回到往昔岁月,那些曾经的美好与辉煌如今都已成空。“小楼昨夜又东风”进一步点明时间是在春天,东风吹拂的小楼里,主人公难以入眠,心中充满惆怅。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直抒胸臆,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,那轮明月照耀下的故国景象,让人不忍回顾却又无法忘怀。
下阕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运用对比手法,昔日华丽的宫殿楼宇或许依旧存在,但自己当年的容颜却已改变,这里既是对物是人非的感叹,也是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惋惜。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”这一反问句式,强化了情感的表达,将无尽的愁绪具象化为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。这滚滚东逝的江水,不仅象征着时光的不可逆转,更承载着词人心中的无限哀伤,绵延不绝,无休无止。
整首词情景交融,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,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相结合,成功塑造了一个内心充满痛苦与挣扎的亡国之君形象。它不仅展现了李煜卓越的艺术才华,也反映了他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,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