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于颐和园的资料简介有哪些】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,位于北京市西北郊,原为清代皇家行宫,后经多次修缮与扩建,成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文化遗产。以下是对颐和园相关资料的简要介绍。
一、颐和园的基本信息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全称 | 北京颐和园 |
地理位置 | 北京市海淀区西山脚下 |
建造时间 | 始建于1750年(乾隆年间),原名清漪园,1888年重建后改称颐和园 |
历史背景 | 清代皇家园林,曾是慈禧太后的主要居所 |
占地面积 | 约290公顷,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|
主要景点 | 万寿山、昆明湖、长廊、十七孔桥、佛香阁等 |
文化价值 | 被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(1998年) |
游览时间 | 建议游览3-4小时,最佳季节为春秋两季 |
二、颐和园的历史沿革
颐和园最初建于清朝乾隆年间,名为“清漪园”,后在咸丰十年(1860年)被英法联军焚毁。光绪年间,慈禧太后动用大量资金进行重建,并更名为“颐和园”。其设计融合了江南园林风格与北方皇家建筑特色,体现了清代宫廷建筑的巅峰水平。
三、主要景观介绍
颐和园内有众多著名景点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:
景点名称 | 特点 |
昆明湖 | 颐和园的核心水域,湖面广阔,景色优美 |
万寿山 | 园林制高点,登高可俯瞰全园 |
长廊 | 中国最长的古廊,彩绘丰富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|
十七孔桥 | 连接东堤与南湖岛的石拱桥,造型独特 |
佛香阁 | 位于万寿山顶,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 |
排云殿 | 皇帝举行庆典的场所,建筑宏伟 |
四、文化与旅游价值
颐和园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,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。它不仅是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,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、园林设计、宫廷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。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,尤其在春季赏花和秋季观景时尤为热闹。
五、游览建议
- 交通方式:地铁4号线至北宫门站或西苑站,步行即可到达。
- 门票价格:旺季约60元,淡季约40元(具体以官方公布为准)。
- 注意事项:避免雨天游览,注意防晒;部分区域禁止拍照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颐和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皇家园林,更是一部活的历史书。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,还是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,颐和园都值得一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