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舳舻的基础解释

2025-10-23 22:50:28

问题描述:

舳舻的基础解释,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3 22:50:28

舳舻的基础解释】在古代中国船舶文化中,“舳舻”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词汇,常用于描述船只的结构或船队的规模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术语,以下将从其基本含义、历史背景及常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。

一、基础解释

“舳舻”是古代汉语中对船体结构或船队的称呼,通常指船尾和船头部分,也可泛指船只本身或成排的船只。在文学作品中,常用来形容战船或大型船队,具有较强的军事和航运色彩。

- 舳:指船的后部,即船尾。

- 舻:指船的前部,即船头。

- 合称:“舳舻”连用时,常表示整艘船或成排的船只,尤其在描写水军或大规模船队时使用较多。

二、历史与文化背景

“舳舻”一词最早见于《诗经》等先秦文献,后在汉唐以后的史书、诗词中频繁出现。尤其是在描写战争、水路交通、漕运等情况时,常以“舳舻相接”来形容船队绵延不绝的壮观景象。

例如,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中提到“舳舻千里”,形容东吴水军战船连绵不断,气势恢宏。

三、常见用法与示例

用法类型 示例句子 含义说明
描述船队 “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。” 形容战船数量众多,场面宏大。
指代船只 “舳舻之间,鼓声雷动。” 表示船与船之间的战斗场景。
文学修辞 “舳舻横江,风帆蔽日。” 常用于诗歌或文章中,增强画面感。

四、总结

“舳舻”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,不仅代表了船体结构,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。它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绘船队规模、战争场面或水路交通,是了解古代航海文化和军事历史的重要切入点。

项目 内容
词语含义 船尾与船头的合称,也可指整艘船或船队
历史来源 最早见于先秦文献,汉唐后广泛使用
文化意义 反映古代造船技术、水军规模及航运发展
常见用法 描写船队、战场、文学修辞等
代表性文献 《三国志》《诗经》等古籍
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舳舻”这一词语的历史背景与实际应用,有助于深入学习中国古代的船舶文化与语言表达方式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